江苏教育
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5-6009
国内刊号:32-1410/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8583 人次
 
    本刊论文
如何转化农村中学生思想

一、抓住家长,把握良机,上门做工作

  农村中学学生辍学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家长造成的。一些家长存在“三看三比”的思想,一看能否考上重点高中,比是否能跳农门。二看有无靠山,比条件好坏。三看养女不中留,白花钱,比眼前实惠,捞大钱。不做好这些家长的工作,学生就难以上学,若按常规家访,劝说工作难于做好,必须找特殊的时机,趁喜庆之时登门做工作,还可动员亲友曲线做工作,或发动学生干部群体上门做工作。俗话说:人逢喜事心情爽,这时上门做工作,家长易于接受,学生容易做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思想波动,分别做工作
  期中、期末考试前后是学生思想波动最大的时候,这时班主任要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做工作。学生考前是“二紧三怕”:一是心情紧,怕考不好家长面前交不了差,二是时间紧任务大,怕考不出应有水平,老师怨,同学笑。考后则是“三松二垮”:考好了,骄傲自大松思想、松时间、松干劲;考差了,则垮情绪,垮斗志。对此,考前要分别对上、中、下三类学生鼓励、开导。考后及时找考好考败的学生,帮助总结分析,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对压力大、情绪特别低落的学生要跟踪,反复开导、鼓励,要亲自上门与家长配合,切忌责备、埋怨,让他们放下包袱,变压力为动力。
  三、抓住差生,重点做工作
  只要抓住差生,重点做好工作,就能转变一个带动一批。差生有两类:一是成绩差,但纪律好,能吃苦。这类学生一般接受能力较差,基础薄自卑感强,只要让他们去掉自卑,扬起自信心,授以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笨鸟先飞。另一类是调皮捣蛋的,这类学生脑子灵活,操纵力强,影响大。对这类学生要找“带头人”,个别谈、群体帮,注意发掘闪光点,允许反复,不歧视,多做工作,久而久之,就能转变一个带动一批。
  四、平时相处存心做工作
  学生的思想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关键要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存心做工作,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睦的关系,经常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一道练晨跑,课余多与学生闲聊,到食堂询问伙食,进寝室嘘寒问暖,这样易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在不声不响中做好了。
  五、学生困难时及时做工作
  困难之时见真情,如果班主任能及时地、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的困难,学生会终身不忘、感恩戴德,视你为知己。当你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爱戴后,还有什么思想工作做不好呢?
  班主任平时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困难,对于学生思想精神上的困难只要加以启迪、鼓励、开导就可解决。对经济上的困难,要慷慨相助、不遗余力、尽力为之、一帮到底,切不可不闻不问,甚至表里不一。还可发动教师、学生捐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使他自觉意识到班级的温暖,从而放下包袱,振作起来。
  六、发动已毕业的学生配合做工作
  初中学生的思想不成熟,也不稳定,他们在初中阶段的思想经历、举止行为有着共性和特性,这些是代沟较深的教师、家长无法了解的,而刚刚毕业已经就业或还在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生却刚刚经历体验过,所以,发动已毕业的学生以切身感受来做在校初中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最实际、最切实有效的好办法。怎样操作呢?如,请已毕业的学生在班上谈体会、谈打算,授意他们有针对性、有目的地与某些学生结对子,了解思想、做好工作;另外,班主任通过书信把班上学生的情况分别通报给已毕业的某些学生,让他们也通过书信与班上学生结成帮教对子配合工作,然后从已毕业学生那里反馈信息,这样师生联动,学生的思想工作就能水到渠成了。
  七、调动科任老师共同做工作
  科任老师从某科的角度来说,要比班主任更深地了解学生,能更有效更实际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老师汇报班上学生情况,请教治班良策,争取科任老师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科任老师联系会,集中分析学生情况,筛选出转化的重点对象,把转化对象落实到每个科任老师头上,并与科任老师一道拿出具体的转化措施,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这样,班主任就能宏观调控全班,微观调控每个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驾驭班级管理与教学了。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江苏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江苏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